央视新闻8月5日消息,追忆州书著名华人物理学家、李政理天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去世,道苏第走享年98岁。香门这位31岁便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出罕才岁罕见物理天才,祖籍江苏苏州,见物龙8long8手机登录对于他来说,诺贝苏州是尔奖一生的牵挂。
出生于书香门第
曾祖父是追忆州书苏州博习书院创建人之一
“我不知道天堂是什么样子,如果天堂有苏州十分之一的李政理天美丽,那就很好了”——这是道苏第走李政道在一次重游苏州时发出的感叹。对于海外游子来说,香门最思念的出罕才岁莫过于祖祖辈辈生活过的那片土地。苏州不仅是见物李政道祖辈的故乡,也是诺贝他曾经读书成长的地方。
1926年11月25日,排行老三的李政道在上海出生了。李家祖籍苏州,根据档案记载,李政道的龙8官网唯一入口曾祖父李子义是苏州天赐庄博习书院的创建人之一,后该书院扩建为东吴大学,也是现在苏州大学的前身。李政道的父亲是南京金陵大学农化系首届毕业生,后在上海从事化工产品经营,李政道的母亲则毕业于上海启明中学。受到家庭文化的熏陶,李政道从小就好学上进,从小学到中学,他的成绩一直很优秀,对数学和物理显示出了天分。他做数学题又快又准,经常得到夸奖。他还非常喜欢看书,涉猎很广。
中学时代的李政道唯一的爱好就是读书。根据描述,他“读书成癖,每天,从早晨起床直到晚上休息,龙8-唯一官网一直在读书。只要看见书,他什么事情都会忘到九霄云外。”李政道虽然出生于富足的家庭,但他同样也身处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也曾有着和家人四处流亡的经历。李政道离开上海后,被送入东吴大学附中进行了短暂的学习,后来又先后转到浙江嘉兴和江西读中学,在颠沛流离中度过了中学时代。抗日战争时期,他辗转到大西南求学,一路上把衣服丢得精光,但书却一本未丢,反而一次比一次多。
在西南联大学习期间,李政道更加刻苦努力,受到了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物理学之父吴大猷的赏识,在吴大猷的推荐下,李政道拿到了国家资助的奖学金,得到了赴美留学的机会。
罕见的物理天才
31岁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50年6月,李政道以论文《白矮星中的氢含量》获芝加哥大学理论物理学博士学位,被誉为“神童博士”,其博导是193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实验和理论全能型物理学大师费米教授。
作为导师,费米在理论和实验操作方面能力都极强,对待学生也极有耐心,循循善诱,最终将李政道塑造为一个杰出的物理学家。1957年,李政道在31岁的年纪便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也成为史上第二年轻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李政道长期从事物理学研究,在粒子物理理论、原子核理论和统计物理等领域做出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作。
1954年,提出“李模型”,对探讨量子场论基本问题起到重要作用。1956年,与杨振宁一起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论断,翌年经实验验证后,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和爱因斯坦科学奖。上世纪60年代以来,在正反粒子变换和空间反射联合变换下不守恒问题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70年代以来,在建立与发展孤立子的量子理论、提出反常核态的概念、建立与发展随机格点规范理论、把时间作为分立动力学变量并进而建立分立动力学理论等方面都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1994年,李政道当选首批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推动深圳“宇宙解密”研究
大亚湾中微子振荡离不开他
李政道始终心系祖国的科学教育事业。自1972年起,多次回国讲学、建言献策,改革开放以后更是不遗余力地推动中国科学教育事业进步。“李先生陪伴和见证了我国高能物理事业艰难而又成功的步伐,为中国的高能物理发展作出了无人可替代的巨大贡献。”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说。
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门口,矗立着一座名为“物之道”的雕塑。雕塑正面刻着一首诗:道生物,物生道,道为物之行,物为道之成,天地之艺物之道。诗的作者是李政道。
2017年,一项来自深圳的研究,让人们离破解宇宙之谜又近了一点点:大亚湾反应堆中,发现了中微子振荡新模式,该项目获得国家自然奖一等奖。中国科学院院士王贻芳担任主要完成人。
王贻芳讲述了李政道与大亚湾的渊源。2003年,中国科学院高能所提出在大亚湾建造一个探测装置,寻找新的中微子振荡。李政道得知后并未立刻表态,而是花费了大量时间阅读文献、与国际专家研讨,并在2004年表示支持。随后,李政道亲自推动中美合作,由美国能源部提供建造探测器一半的经费,这是中美两国首次有如此大规模的基础科学合作。
2010年,在李政道提议下,“大亚湾时代的中微子实验”研讨会举办,他本人亲自参加。2012年,实验组获得首批数据,李政道是合作组外看到文章的第一人,并发来贺信,大大鼓励了实验组成员。
不遗余力提携后辈
曾在苏大与大学生坐而论道
1998年1月23日,由李政道捐赠家庭私人积蓄30万美元创建的“秦惠䇹与李政道中国大学生见习进修基金”(简称䇹政基金)正式成立,它被用来资助北京大学、复旦大学、苏州大学、兰州大学、台湾新竹清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优秀本科生,以利䇹政学者利用暑期获取基础科研领域的专业训练和工作经验。
八十高龄时,李政道曾来到苏州。2006年11月12日,他在苏州大学发表演讲,并与苏大以及北大、复旦等5所高校的学子座谈。
座谈会上,李政道用“实事求是,非主观意识,找出方法证明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把自己置身于宇宙之中”来阐述“科学精神”。在回答“怎样看待科学与艺术的关系”提问时,李政道说,艺术是把人的情感普遍化,引起人们情感共鸣,像李白的诗可以穿越千年还被人传诵。而科学则如牛顿的三大力学定律,虽然“简单”,但能解释许多复杂现象。他继续举例,前天他在北京参加了第二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看到了好友、艺术大师吴冠中的一幅作品,上面有一个“曲”字,这个“曲”字实际上是个错字,它比正常的曲字多了一横,虽然是“错字”,但大家刚看的时候,都说它就是“曲”。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它利用的是曲字的规律(意指笔法笔锋)。而科学也是这样,需要我们透过现象找到内在的规律。
在座谈会上,李政道还告诉学子们,才智是天生的,而所谓机遇就是“机会+遇见”,机会要寻找。座谈会上,一位学生问起“坚持的精神很重要,但怎样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李政道回答,人生的道路需要自己走出来,永远没有什么东西是固定的,是否正确还要看你对自己满意与否。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甜子
校对 陶善工
上一篇:博物知旅